自1979年以来,我们从民间单验方中筛选出对痢疾杆菌有高效的算盘子和杠板归,经临床验证,均有较好疗效,小结如下以供参考:
治疗对象和分组
共观察310例,其中男性264例,女性46例,年龄<15岁4例,15~50岁303例,>50岁3例。
本组均有典型的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和脓血便症状,大部分伴有发热,粪便镜检全部阳性,限于条件仅对小部分病例作了治疗前后的粪便细菌培养。按耿贯一主编的《流行病学》所载标准,本组病例均符合急性典型菌痢和急性非典型菌痢的诊断。随机分为三组,算盘子组129例,杠板归组74例,另设痢特灵组107例为对照。
药物制备及用法
取算盘子Glochidionpuberum(L.)Hutch的成熟果实或杠板归PolygonumperfoliatumL的茎叶,晒干或焙干,分别研成细末,压制成片,每片0.5克,中药观察组每次口服算盘子或杠板归药片4克(小儿酌减),毎日3次;痢特灵对照组每次口服痢特灵片(杭州制药厂生产,批号770735)0.1克,每日4次(小儿按10毫克/公斤体重/日计算)。各组均以3天为1疗程,如服药1个疗程症状减轻者,继续服药1个疗程;如服药1个疗程症状未减或反加重,或服药2个疗程症状未全消失者,改用或加用其他药物治疗。

疗效标准
痊愈:临床症状及体征全部消失,大便每日2次以下,且外观正常,隔日粪检1次,连续2次镜检白细胞<3个/高倍视野,或粪便致病菌培养连续2次阴性者。
未愈:(1)服药1个疗程后,临床症状未减轻或反加重,改用或加用其他药物治疗者;(2)连续服药2个疗程,临床症状未全部消失,粪便镜检或细菌培养未达痊愈标准,改用或加用其他药物治疗者。
治疗结果
算盘子组129例,治疗后痊愈124例(96.1%),杠板归组74例,治疗后痊愈71例 (95.9%),痢特灵组107例,治疗后痊愈85例 (79.4%),算盘子组和杠板归组痊愈率相仿,但均较痢特灵对照组为高(P值均<0.01)。痊愈病例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算盘子组、杠板归组和痢特灵组分别为3.33土1.06天(均值士标难差,下同)、2.99士1.02天和3.60士1.46天。统计结果表明,杠板归组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较痢特灵组明显缩短(P<0.01);而算盘子组虽较痢特灵组短,但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所有病例在服药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
治愈病例于停止治疗后2月~2年,随机抽访61例,计算盘子组25例,杠板归组20例,痢特灵组16例。结果除痢特灵组1例于停药6天复发,又经西药治愈外,其余病例均无复发。
小结
急性细菌性痢疾属于中医疫痢的范畴,由湿热疫毒蕴结大肠所致,治宜清热利湿、调气行血,算盘子性味苦凉,具有清热利湿、活血止痛功效,杠板归性味酸凉,功擅清热利水解毒,二药均可用于对湿热疫痢的治疗,从本组治疗结果看出,上述二药治疗急性菌痢均有较好结果,无明显副作用,且药源丰富,加工方便,可考虑推广应用。以上有关急性细菌性痢疾的民间单方内容由湖南省隆回县防疫站宁喜光,隆回县中医院宁俊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