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验方偏方锦集网专注于中医验方、单方、经方及民间偏方和中医医案的搜集与整理,仅供广大医务工作者和中医爱好者参考学习

中医验方偏方锦集
专注于中医验方、偏方及中医医案的整理与分享

助阳止痒汤治疗植物一日光性皮炎

时间 :2025-10-24 作者 :贾美华 来源:验方偏方锦集 浏览 : 分类 :皮肤科医案
中医医案病例奚XX,男,42岁,农民,1984年3月28日初诊,8天前割红花菜后,自觉脸部瘙痒,食用红花菜后脸部肿胀,继而两手背亦觉痛痒,搔抓觉舒,两耳后搔破,溃流滋水,且伴发热,央医治疗诊断为植物一日光性皮炎,经服地塞米松扑尔敏维生素C等药无效

  3年来,笔者用《医林改错》助阳止痒汤治疗植物一日光性皮炎16例,疗效尚称满意,现介绍如下:

  一般资料:本组16例,男5例,女11例;年龄最小者17岁,最大者61岁。病程3~10天者6例,11~20天者6例,21天以上者4例。均发病于春末夏初,有食用、接触红花菜、芥菜史。其中脸部焮红肿胀、刺痛瘙痒者11例,眼周作痒、双目流泪、唇周水疱者3例,脸部及两手背搔破溃流滋水者2例。

  治疗方法:本组病例均以助阳止痒汤为基本方。药物:黄芪30~60克,桃仁10~15克,红花3~10克,皂刺10~30克,赤芍10~20克,炒山甲5~10克。伴发热者加生石膏30~60克,知母10~20克,伴搔破流水者加焦苍术10~30克,车前草30~50克,伴烦躁便秘者,加生大黄10~20克。每日一剂,水煎,早晚分服。残渣再煎冷却后,早晚二次洗患处。

  治疗结果:本组病例中,3~5天治愈者6例,6~10天治愈者8例,11~14天治愈者2例,平均治愈天数8.6天。

huangqi1

  中医医案病例:奚XX,男,42岁,农民,1984年3月28日初诊,8天前割红花菜后,自觉脸部瘙痒,食用红花菜后脸部肿胀,继而两手背亦觉痛痒,搔抓觉舒,两耳后搔破,溃流滋水,且伴发热,央医治疗诊断为植物一日光性皮炎,经服地塞米松、扑尔敏、维生素C等药无效。刻诊:心烦、脘痞、纳减、寐差、小搜黄、大便干。面颈部及两手背肿胀、焮红,间见褐色斑块,衣领及袖口处界线清楚,两耳后皮损溃破,有滋水外渗,面积各约3x2厘米大小,体温38.5℃,血白细胞11800/立方毫米,中性82%,淋巴17%,啫酸性1%,舌胖、边有齿印、质红紫、苔白腻,脉弦滑涩。辨证,患者禀体气虚,腠理不密,接触食用红花菜后,加以日光照射,热毒风温互煽,郁于肌肤不得外泄,局部血行障碍而成斯疾。治则,益气助阳,化瘀通络。予助阳止痒汤加味治之。处方:生黄芪30克,桃仁、皂角刺、赤芍各15克,炒山甲、红花各6克,生大黄10克(后下),车前草30克。并嘱药渣再煎冷却后外洗患处。共3诊,服药9剂,脸部及手背肿消如常,痛定痒止,两耳后搔溃处结痂。

  体会:植物一日光性皮炎,包括中医“红花草疮”,多见于气虚腠理不固者。笔者观察这些患者肿胀处红紫相间,痛痒并作,舌质红紫,脉涩,故从气虚血瘀论治。投以王清任创制的助阳止痒汤益气助阳、化瘀通络,阳振气旺、血行加快则风熄、湿祛、热清、毒解。诚如王氏自谓:“用补气破血之剂,通开血道,气直达于皮肤,未有不一药而痒即止者。”以上有关植物-日光性皮炎的中药验方内容由江苏省靖江县中医院贾美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