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2016年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36%,其中男性为23%,女性为49%,说明骨质疏松症已成为我国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什么是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低、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
刘主任说到,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两大类。其中,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Ⅰ型)、老年骨质疏松症(ⅡI型)和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青少年型)。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指由任何影响骨代谢疾病和/或药物及其他明确病因导致的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危险因素有哪些?
1.不可控因素
主要有种族(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白种人高于黄种人,而黄种人高于黑种人)、老龄化、女性绝经、脆性骨折家族史。
2.可控因素
不健康生活方式、疾病、药物等。
平时怎样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
1.加强营养均衡膳食
2.充足日照
晒太阳要根据地区、季节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北方地区春秋季节,建议上午11:00到下午3:00间,尽可能多地暴露皮肤于阳光下晒15~30分钟(取决于日照时间、纬度、季节等因素),每周两次,以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尽量不涂抹防晒霜,以免影响日照效果,但需注意避免强烈阳光照射,以防灼伤皮肤。
3.规律运动
4.其他注意
戒烟、限酒,避免过量饮用咖啡和碳酸饮料,尽量避免或少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
微量元素钙、维生素D与骨质疏松的关系
充足的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对于防治骨质疏松症至关重要。钙剂每日推荐摄入量为1000~1200毫克(50~70岁男性1000毫克/天;≥51岁女性以及≥71岁男性1200毫克/天),如果可能的话通过饮食来实现,必要时(绝经后女性及老年男性,接受骨质疏松治疗时,如饮食中钙摄入低于700毫克/天)使用钙补充剂。
维生素D每日推荐摄入量为800~1000国际单位(对于50岁以上维生素D缺乏中等风险的成年人)。考虑60岁及以上老年人因缺乏日照以及摄入和吸收障碍常有维生素D缺乏的特点,结合2013年版《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建议以及国内外指南推荐意见,老年人群及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建议钙剂摄入量为1000~1200毫克/天,维生素D摄入量为800~1200国际单位/天。年轻人也要预防骨质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