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在东南亚地区及我国的广东省发病率尤高。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世界上约80%左右的鼻咽癌发生在我国。放射治疗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对正常组织有一定的损害,除出现全身性反应外,口咽黏膜反应在放疗后期尤为显著,临床表现为咽干疼痛、吞咽困难等,进而影响进食,甚至被迫中断放疗,使肿瘤得不到根治量的治疗。 鼻咽癌属于中医学"顽颡癌”“失荣"、“鼻疽"、“挖脑痧"等范畴,中医病因病机为正气不足,肺火熏蒸,热毒痰瘀凝聚而成,其发病机理不外乎是肝气郁结、疏泄失常;肺经受热、肺阴耗伤;饮食劳倦、损伤脾胃;气阴两虚;痰瘀互结;正虚邪恋,瘀血内结。
方一 扶正生津汤配合放射治疗鼻咽癌
【方药】:麦冬12g,天冬12g,沙参10g,元参9g,生地10g,白茅根12g,玉竹9g,银花9g,白花蛇舌草30g,白毛藤20~30g,党参12g,茯苓10g,白术10g,甘草3g,丹参12~15g(随症加减)。
【用法】:放疗期间,每天服1剂,每剂煎3次,代茶饮用,放疗结束后,再服60~90剂,以后每年服150剂左右,坚持治疗2一3年或更长。
【加减】:脾胃虚寒选加大枣、黄芪、砂仁,酌减白茅根、元参、麦冬、天冬、生地;气血两虚,白细胞降低选加枸杞子、生黄芪、鸡血藤,酌减白茅根、元参、麦冬、天冬;头痛选加川芎、独活、防风、白芷,酌减白花蛇舌草、白茅根、元参;发烧选加黄芩、青蒿、连翘;食欲不振选加麦芽、山楂、建粬、鸡内金;便秘选加于瓜蒌、麻仁、大黄;失眠烦躁选加枣仁、五味子、珍珠母。放疗结束一个月,原方可减去丹参、银花,此后如局部皮肤及软组织出现萎缩或硬化,丹参应继续使用并加大剂量。
【编按】:放疗配合内服扶正生津汤,虽然多数病例没有明显副反应,但有少数病例对放射线特别敏感,加上体质虚弱,也会出现较重反应,如吞咽障碍,头晕,四肢乏力,恶心呕吐;盗汗,白细胞降低,口咽腔粘膜糜烂或感染、发烧等。这时除以扶正生津汤进行随症加减治疗外,应配合西医的对症处理。首先应暂停放疗,给予静脉输液,补充水电解质、葡萄糖、蛋白质和维生素B、C等,以及使用抗生素,待副反应改善或纠正,再继续放疗,效果更佳。临床上如忽视这点,认为放疗反应是理所当然,不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一意坚持把原定的剂量及疗程完成,势必招来严重后果。方中麦冬、天冬、沙参、元参、白茅根、玉竹、生地具有滋阴生津,清热凉血功能,能修复唾液腺的损伤,促进口咽腔粘膜细胞的新生,恢复其分泌功能,从而起到生津润燥的作用。实验证明养阴生津药物能提高机体抗癌的免疫功能,又如白毛藤、白花蛇舌草、银花,具有清热解毒之功,实验研究,对多种移植性动物肿瘤有抑制作用、是临床上常用的抗癌中药。本方佐用四君子汤(参、术、苓、草),是调理脾胃的代表方剂,又是著名的扶正培补之品,有保护胃粘膜、防止寒凉药物碍胃的作用。150例病人服药量最少100剂,最多1200剂,生存3年以以上病例在400剂以上,凡生存10年以上的,大都是开始放疗就配合扶正生津汤治疗,同时也是坚持服药较长的病例。[扶正生津汤配合放射治疗鼻咽癌150例远期疗效观察,(期刊)中西医结合杂志1985(02)]
方二 沙参麦冬汤
【主治】:减轻鼻咽癌放疗后的损伤
【方药】:沙参30g,麦冬15g,玉竹10g,甘草3g,生扁豆10g,花粉15g,生地20g,冬桑叶15g,菊花10g,茅根30g。
【加减】:气滞湿阻,胃纳不佳,胸闷不畅,口干苔厚腻者加枳壳、厚朴、半夏、陈皮;气虚乏力,大便溏薄者加生芪、党参、白术、云苓。
【用法】:放疗开始第2周口服沙参麦冬汤加减方,每日1剂,煎服3次。
【编按】:放疗中配合服用沙参麦冬汤有明显减轻口腔、咽部粘膜反应的作用。36例患者经过治疗显效31例(口腔、咽部粘膜无出现白膜或溃疡,仅充血,轻度疼痛,能坚持吃干饭或稀饭);有效3例(口腔、咽部粘膜出现轻度白膜及点状溃疡,中度疼痛,能吃稀饭或半流质);无效2例,总有效率94.4%,故我们认为在鼻咽癌放疗中配合服用沙参麦冬汤能显著减轻口腔、咽部粘膜反应。[蓝祚均.沙参麦冬汤减轻鼻咽癌放疗损伤的临床观察[J].福建中医药,1997,(01)]

方三 大剂量生南星治疗鼻咽癌
【主治】:鼻咽癌
【基础方】:太子参20g,玄参15g,生地15g,麦冬20g,浙贝15g,花粉30g,芦根15g,生南星60g,蜈蚣5条,七叶一枝花20g,石上柏30g,甘草5g。
【加减】:其中伴有涕血、痰血者,酌加仙鹤草30g、侧柏叶15g;伴恶心、呕吐者,酌加陈皮6g、法夏10g,竹茹15g;鼻塞严重者,加苍耳子20g,辛夷花15g;纳差者,酌加麦芽30g、鸡内金15g;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者,酌加丹参15g、赤芍15g、田七6g。
【制用法】:放化疗结束3个月后开始服用大剂量生南星,60g/剂,加入辨证中药处方中煎服,每天1剂,连续服用4周为一个疗程,第1年每3个月服用一个疗程的生南星。用1600mL水煎(约8碗水),煮沸后,用文火煎至200mL(约1碗)药汁,煎煮时间一定要超过2小时,再加800mL水复煎(约4碗水),按原来方法煮沸后用文火煎至100mL(约半碗)药汁,两次煎煮好的药汁混合后,在1天内分2次服用,餐后1小时服用。
【编按】:天南星为天南星科植物,性味辛温,有毒,具有燥湿化痰散结的功效,生南星因含有D-甘露醇等抗肿瘤成分,临床上可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但历代文献均记载生南星有毒,国家卫生部把生南星列入28种中药毒约之一,仅限外用,内服需用炮制品,每剂3~9g。其炮制后毒性虽减,有效成分亦大为减少,药效明显降低。笔者经多年临床观察发现,经久煎及餐后服药,大剂量使用生南星治疗鼻咽癌是安全的。临床实践中发现,生南星内服用于治疗恶性肿瘤,不仅疗效确切,而且只要用法得当,并无明显不良反应。67例患者中,仅出现轻微的消化道症状2例,腹泻可能与生南星粘膜刺激性及煎药煮沸时间不够有关,发烧可能并非由生南星引致。综上所述,生南星虽为毒药,但抗癌散结力强,只要用法得当(久煎),可克服其毒性而大剂量使用,应用于鼻咽癌治疗,对防止复发转移、改善患者预后具有一定的作用。[汪桃利,张蓓,黄圆圆,丘惠娟,戎煜明,王艳玲.大剂量生南星治疗鼻咽癌的毒性学研究[J].中药材,2009,32(05):829-831]
方四 周维顺教授治疗鼻咽癌经验方
【主治】:鼻咽癌
【方药】:鹅不食草30g,猫爪草60g,夏枯草30g,苍耳草30g,辛夷15g,炒薏苡仁30g,石上柏30g,山豆根10g。
【加减】:肺热型(病属早期)加用宣肺清热、消肿散结药,瓜蒌30g,射干10g,白芷10g,炒黄为12g,半枝莲30g,白花蛇舌草30g,浙贝母10g;气郁型(颈淋巴结转移为主)加清肝泻火、消肿散结药,野菊花30g,蛇莓30g,青、陈皮各10g,制香附10g,炙乳香、没药各10g,延胡索15g;毒热型(颅神经受侵为主)则加清热解毒熄风通络药,牡丹皮10g,钩藤30g,全蝎3g,鸡血藤30g,丝瓜络10g,半枝莲30g,焦山栀子10g;痰浊内蕴型加健脾燥湿、化痰软坚药,半夏10g,苍术10g,杏仁10g,胆南星9g,猪苓15g,茯苓15g;气血双亏型加补气益血、祛瘀散结药,黄芪30g,白术10g,党参10g,当归15g,丹参30g,鸡血藤30g,炙甘草5g。
【编按】:周教授认为不论哪型,到晚期都可引起扩散转移,对于本病大多数病人来就诊时已属于晚期,失去了手术、放疗和化疗的机会,故中医中药成为不可缺少的治疗手段,同时配合放、化疗可起到增效减毒,提高疗效的作用。对放疗后的病人,治则宜清热解毒,生津润燥,清补气血,健脾和胃,滋补肝肾;对化疗后的病人宜温补气血,健脾和胃,滋补肝肾。如出现发热反应时则可酌加清热解毒之剂。常用的有效药物有:半枝莲、白花蛇舌草、猫爪草、石上柏、苍耳草、山豆根、夏枯草、野菊花、鹅不食草、蒲公英、菝契、马勃、射干、黄岑、天冬、延胡索、山慈菇、露蜂房、白英、蛇六谷、龙葵、蛇莓等。中成药有:西黄胶囊、华蟾素片、十一味参芪片、金水宝胶囊等。周老认为,鼻咽癌的预后,与正气强弱,邪气盛衰,诊治早晚,治疗当否等多种因素有关。病之初期,正气不虚,邪气未盛,扶正祛邪,预后良好;病至中期,邪正相争,邪盛而正不虚,以祛邪为主,兼顾正气,使邪去正安;病至晚期,邪盛正虚,祛邪则伤正,邪未去而正先衰,预后不良。本病治疗失败致死的主要原因是局部区域复发与远处转移。因此治疗上,应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的原则下,中西医并重,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准确辨证,准确用药,并鼓励患者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进行综合治疗,可获得较满意的疗效。[周维顺教授治疗鼻咽癌经验申兴勇;周春华;殷洁,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