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验方偏方锦集网专注于中医验方、单方、经方及民间偏方和中医医案的搜集与整理,仅供广大医务工作者和中医爱好者参考学习

中医验方偏方锦集
专注于中医验方、偏方及中医医案的整理与分享

柴前梅连散治劳风和风劳

时间 :2025-09-28 作者 :黄新吾 来源:中医验方偏方锦集 浏览 : 分类 :呼吸科医案
诸澄氏曰酸能入骨,则乌梅用之,亦可以收敛骨蒸,猪胆所以养阴,猪髓所以养骨,童便所以济火,韭白辛热,少用之以使向导,经曰甚者从之,此之谓,概言之,柴前梅连散是辛酸苦成同用,以柴胡前胡辛散祛风,乌梅酸收反佐之,以胡连猪胆童便猪脊髓苦咸清虚热,降虚火,养精髓,韭白辛通反佐之,是治疗劳风或风劳的重要方剂,如果患者脾胃衰败,食少便溏,则非所宜,因胡连猪胆童便猪脊髓苦寒滋腻,脾胃衰败虚弱者,固当慎用

  柴前梅连散是治疗虚劳病的一张中医验方,我师邹云翔教授善用其治疗劳风咳嗽,疗效很好。笔者习用是方治疗劳风或风劳咳嗽,亦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供同道参考。

  柴前梅连散由软柴胡、胡黄连、前胡、乌梅、童便、猪胆、猪脊髓、韭根白等八味药物组成。

  历代医家对该方的适应证有过不少的论述。萨谦斋谓柴前梅连散“治骨蒸劳,久治不痊……及五劳七伤,虚弱,并皆治之”吴鹤皋《医方考》对本方适应证讲得比较具体:“风劳骨蒸,久治不痊,咳嗽吐血,盗汗遗精,脉弦数者,此方主之”曹仁伯《继志堂医案》运用本方治疗劳风有比较详细的记载:“咳嗽吐出青黄之痰,项强恶风音烁,寒热分争,是名劳风,服秦艽鳖甲散而更甚者,当进一层治之,柴前连梅煎”笔者理解,劳风者,是虚劳兼外感;风劳者,是外感演变为虚劳,即俗所说“伤风不醒便成劳”。“劳风”或“风劳”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柴前梅连散对“劳风”或“风劳”病程中出现咳嗽、痰少或吐青黄绿痰,寒热分争,或骨蒸烦热,久治少效,脉象细弦者,常有很好的疗效,但辨证必须准确,一般的感冒咳嗽非本方所宜。

中药方1

  柴前梅连散组方严谨,吴鹤皋在阐述方义时说,“柴胡解不表不里之风,胡连清人肌附骨之热,前胡主脾肺表里之邪。诸澄氏曰:‘酸能入骨’,则乌梅用之,亦可以收敛骨蒸,猪胆所以养阴,猪髓所以养骨,童便所以济火,韭白辛热,少用之以使向导,经曰:‘甚者从之,此之谓’,”概言之,柴前梅连散是辛酸苦成同用,以柴胡、前胡辛散祛风,乌梅酸收反佐之,以胡连、猪胆、童便、猪脊髓苦咸清虚热,降虚火,养精髓,韭白辛通反佐之,是治疗劳风或风劳的重要方剂,如果患者脾胃衰败,食少便溏,则非所宜,因胡连、猪胆、童便、猪脊髓苦寒滋腻,脾胃衰败虚弱者,固当慎用。

  如治患者李XX,男,70岁,退休职工,患者原有右上肺陈旧性结核,8个月前又发现左上肺结核,经抗痨治疗后,病灶趋于稳定,抗痨药仍在继续使用中。近20天来,咳嗽加重,使用多种消炎止咳等药物,效果不显著。来诊时,咳嗽痰少,寒热洒淅,全身串痛,口干,心烦,脉弦,苔淡黄,舌质偏红,病属劳风,治以柴前梅连散意。

  处方:细柴胡3克,信前胡3克,胡黄连3克,乌梅肉3克,南沙参10克,麦门冬10克,海蛤壳15克,大贝母15克,炒青蒿10克,十大功劳叶15克,煅人中白3克,猪胆汁5毫升(冲入),黑大枣5个。上方连服12剂,除尚有些微咳和乏力外,余症悉除,脉象细弦,苔色薄白,以原方出入,巩固疗效。

  又治患者曹XX,女,40岁,教员,病者于11年前产褥中受凉咳嗽,时轻时重,久治不痊。来诊时咳嗽,痰青,X线胸透心肺未见异常,头昏,心悸,烦躁,脉象细弦,苔色薄白,病属风劳,拟柴前梅连散意治之。

  处方:细柴胡3克,信前胡6克,乌梅肉5克,炒子芩5克(代黄连),青蛤壳15克,白蒺藜10克,紫丹参10克,绵黄芪10克,浮小麦15克,云茯苓10克,生甘草2克。以上方加减,治疗两月,咳嗽等症状消失。4个月后,因外感又复咳嗽,再予上方加减而愈。随访4年,咳嗽未再复发。以上中医验方内容由黄新吾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