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密度(BMD),全称是骨骼矿物质密度,是骨质量﹑骨骼强度的重要标志,是反映骨质疏松程度、预测骨折危险性的重要依据。临床可用于骨质疏松症的诊断、药物疗效观察和流行病学调查等。
1、骨密度检测的测定方法
①单光子吸收测定法(SPA):利用骨组织对放射物质的吸收与骨矿含量成正比的原理,以放射性同位素为光源测定人体四肢骨的骨矿含量。一般选用部位为桡骨和尺骨中远1/3交界处(前臂中下1/3)作为测量点。一般右手为主的人测量左前臂,“左撇子”测量右前臂。该方法设备简单,价格低廉,应用较为广泛。
②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DEXA):通过X射线管球经过一定的装置获得两种能量,即低能和高能光子峰。此种光子峰穿透身体后,扫描系统将所接受的信号送至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得出骨矿物质含量。该仪器可测量全身任何部位的骨矿含量,精准度高,对人体危害较小。
2、T值评分诊断标准
①正常:T值>一1.0。
②骨质减少:T值≤一1.0,>—2.5。
③骨质疏松:T值≤—2.5。
提醒大家,发现骨质减少或骨质疏松以后,应该多吃含钙量高的食物,补充钙剂及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延缓钙质丢失。同时应该调整生活方式,适量运动,多晒太阳,避免骨折,必要时到医院就诊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