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发现“结节”,很多人难免会心头一紧,“结节”是体检报告上常出现异常的项之一。
肺结节、乳腺结节、甲状腺结节……结节会变成癌症吗?面对结节不纠结,一篇文章讲清楚!
肺部结节,要动态观察!
1. 哪些人需要查肺结节?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邵康2021年接受采访时谈到,“肺结节并非疾病名称,而是在明确诊断之前的一种形态学描述,表示肺部有圆形或类圆形的病灶,多数患者没有明显的症状感受。”邵康介绍。
体检专家建议:
▶ 40岁以上人群每年做一次筛查,若发现肺部结节,缩短复查周期至3~6个月。
▶ 肺部结节高危人群建议在30岁以上就开始筛查,包括长期主动、被动吸烟,患有慢阻肺、肺气肿、肺结核等慢性肺病,在辐射、污染环境工作或生活,有相关家族史等。
最推荐的筛查方式是低剂量薄层高分辨CT,可筛查到毫米级别的结节。
2. 如何判断肺结节良恶性?
其实,肺结节不一定就是癌症,很多疾病都可能引发肺结节。如肺部炎症、肺结核、肉芽肿、肺部陈旧病灶、肺泡出血、肺内淋巴结、肺癌等。
此外,肺部结节有多种形态,包括纯磨玻璃结节、混合性磨玻璃结节、实性结节等。
邵康提示,CT成像效果可受多种因素影响,患者不宜自行判断结节形态。肺部结节的良恶性并非检查一次就能明确判断,需要动态观察。良性结节一般不会明显增大,有时甚可消失,而恶性结节可能出现体积增大、密度增高以及形态变化。
3. 发现肺部结节怎么科学应对?
肺部结节如果不能明确诊断,可3个月左右再观察结节变化。
纯磨玻璃结节预后好,若未见明显变化可保持定期随访观察。
部分观察后无明显变化的混合性磨玻璃结节,可不做特殊处理,每年复查随访。
出现增大、变实及毛刺征等早期恶性形态变化的结节,由医生判断是否实施手术等治疗。
乳腺结节,超声就能明确!
1. 哪些人群需要查乳腺结节?
广东省人民医院乳腺肿瘤科主任医师王坤介绍,如果乳腺结节较小,患者自身没有明显症状感受,通常可在体检时筛查出乳腺结节。
若患者出现结节增大、乳房疼痛等症状,可能病情已较为严重,因此早诊断、早治疗尤为重要。
建议:
▶ 40岁以内的人群应以超声为主要筛查方式,每年一次,如果发现结节有钙化等征象,可做钼靶片进一步检查。
▶ 40岁以上的人群应每年做一次超声及钼靶片筛查。对于有相关家族史的人群,应定期通过核磁筛查乳腺结节情况。
2. 如何判别乳腺结节良恶性?
乳腺超声BI-RADS分级结果可以比较明确直观地判别良恶程度。
▶ 1级为未见异常,2级表示良性,这两类评级的患者不必担心。
▶ 3级表示良性可能,恶变几率小,应定期随访观察。
▶ 4级表示恶性可能,并会依据恶变几率做进一步分级,此时患者应遵循专业医生指导,做进一步明确诊断,并及时手术治疗。
3. 发现乳腺结节怎么处理?
对于良性结节,应定期复查随访,无需特殊处理。
对于良恶性不能明确的结节,可进行穿刺活检,依据病理诊断结果来明确其性质。
王坤强调,当患者发现自己有乳腺结节,在病情不明的情况下,切忌随意按揉结节,以避免促使少数乳癌患者转移等不良后果。
甲状腺结节,良恶性不转化!
1. 哪些人需要查甲状腺结节?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头颈外科主任医师张彬介绍,甲状腺结节是一种常见病,最多见于老年女性。如果结节超过2厘米,部分患者可以自己触摸到较明显的结节,或在照镜子时观察到颈部肿大。
目前超声是筛查甲状腺结节的首选,绝大部分患者常在体检时发现结节,如果初步判定为良性,一般不必再做穿刺活检、CT等检查。
甲状腺癌高风险人群应进行常规筛查,包括童年期颈部有辐射暴露史、甲状腺癌遗传病史者的一级亲属等。
2. 如何判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
大部分甲状腺结节为结节性甲状腺肿,属于增生退行性疾病,并非肿瘤。
甲状腺超声TI-RADS分级可初步判定结节良恶性程度。
▶ 1级为无异常,
▶ 2级为良性结节,
▶ 3级表示结节以实性为主,可能良性,
▶ 4级表示结节已具有恶性征象。
张彬强调,甲状腺结节一旦发生,通过口服药物缩小的可能性不大,一般可维持大小,或缓慢增长,并且良、恶性结节之间不会相互转化。
3. 发现甲状腺结节怎么处理?
张彬表示,当良性可能性大的结节超过2厘米、轻度怀疑恶性的结节超过1.5厘米、怀疑恶性的结节超过1厘米时,建议做超声引导下的细针穿刺检查,大部分可得明确结果。若有少数仍不能明确诊断,还可通过多基因分子检测癌基因进一步确诊。
甲状腺癌多数情况下需要手术治疗,但对于不超过1厘米的微小乳头状癌,如果相对低危,大部分患者也可以不手术,每6个月复查。明确良性的结节每年复查一次即可,若一直无明显变化,可随病程延长复查周期至2~3年一次。转载自公众号科普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