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常规体检时,血常规和尿常规的检查通常必不可少。其中尿常规检验是无痛且便捷的,将采集的尿液样本送检即可。但临床上仍有很多人对尿常规检验的注意事项不了解、不重视,随意采集和处置标本,进而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下面让我们跟随检验科马主任一起了解尿常规检验,认识到尿常规检验的重要性,保证检测结果准确性,辅助医生科学评估病情。
尿常规的检查内容可概述为如下几项:
1、尿液颜色:健康人的尿液颜色通常是淡黄色,若颜色加重或出现其他颜色(酱油色、浓茶色)),则往往意味着受到血液、色素、药物、食物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改变。
2、尿液透明度:健康人的尿液透明度较高,但若尿液放置时间过长,则会出现酸碱度上的变化,并逐渐析出尿液中的核蛋白、黏液蛋白等,进而形成轻度浑浊状态。

3、尿液酸碱度:健康人的尿液酸碱度为弱酸性,在服用药物后也可为中性或者弱碱性。该指标主要是对肾脏调节功能、酸碱平衡情况进行反映。若低于正常指标范围,则说明存在慢性肾小球肾炎、痛风、酸中毒等患病风险;若高于正常指标范围,则说明存在碱中毒、泌尿系统感染等患病风险。
4、细胞含量:健康人群尿液中上皮细胞、白细胞、红细胞的含量极低或检测不到,若检测到尿液中细胞量增加,则说明存在生殖感染等疾病的患病风险。尿中发现白细胞有什么临床意义
5、尿蛋白含量:健康人肾脏会吸收蛋白质,因此其尿液中尿蛋白的含量极低,在使用常规定性检测时,结果一般呈现为阴性,一旦检测到尿液的尿蛋白含量高,则说明存在肾脏疾病等患病风险。
6、尿比重:尿比重一般是指同体积的尿液和同体积的纯水之间的重量之比,也就是反映尿液的浓缩程度。一般来说正常成年人尿液比重的正常值1.015~1.020之间,其指标检测结果往往会受机体出汗量、饮水量、受检者年龄等因素的影响。指标超出此标准范围,则说明存在心功能不全、高热脱水等情况。另外在糖尿病患者群体和蛋白尿患者中,该项指标同样会有异常升高的情况。若指标低于此标准范围,则往往发生在慢性肾炎、尿崩症等疾病当中。
7、尿葡萄糖含量:健康人群尿液中的葡萄糖含量极低,通过定性试验,若结果显示为淡蓝色溶液,则表示为阴性。若显示为阳性,则说明存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等患病风险。体检发现尿糖有什么临床意义
8、亚硝酸盐含量:健康人尿液中是含有硝酸盐的,通过肠杆菌科细菌还原而形成亚硝酸盐,正常情况下,健康人群检查结果应当为阴性,但若呈现出阳性,则说明存在肾盂肾炎、膀胱炎等尿路感染风险。
为了保证尿常规检验数据的准确性,有哪些事项需要注意呢?
天津体检专家刘青说到,首先,用来检测的尿液最好是晨尿,即在早晨起来未进餐、进水时所排出的第一次尿液,同时,检查前一天不可大量喝水,保持正常饮水量即可,避免稀释尿液中的成分,进而对检验准确性产生影响。
其次,在收集尿液样本时尽量选取中段尿,即排尿一会儿后所收集的尿液。因为刚开始排出的尿液能够对尿道形成冲洗,减少尿路分泌物在尿液样本中混入,避免对检测结果形成干扰。
最后,在检验尿常规前不要食用带有色素的食物,如火龙果、蓝莓、桑甚、甜菜根等,这些食物将使尿液颜色出现变化,影响医生的判断。在检查前也不要食用高糖食物,避免错误检验出尿糖阳性。